NLP背景
- 马尔可夫,随机过程,1902年证明可以使用马尔可夫链的最后一个元素来预测下一个元素
- 1948年,香农《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》,通信模型的数学基础
- 1950年,图灵《Computational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》
- 1954年,Georgetown-IBM实验室,通过定义规则实现一些俄语句子到英语的翻译
- 1982年,霍普克罗夫引入RNN,存储序列的持久状态,1974年写下著作《The Existence of Persistent States in the Brain》
- 1980年代,Yann Le Cun将CNN引入文本序列的处理,90年代提出LeNet-5模型是很多NLP模型的基础
- 注意力(Attention):窥视(Peeking)序列中的其他元素,而不仅仅关注最后一个
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
2017年Google研究团队发表的《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》提出了初始的Transformer模型:
编码器和解码器均是6层堆栈,从架构图中可以发现循环已经被弃用,l层的输出就是l+1层的输入。注意力机制取代了循环,是一个词组对词组的操作,是在词组间进行点积运算(而循环需要操作的次数随词组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),利用此机制将发现每个词组与序列中所有词组之间的关联关系。注意力机制往往会并行运行多个注意力(Multi-head Attention),从而对序列进行更广泛的深入学习。
Encoder
初始模型中有6层的encoder堆栈,每层encoder由Multi-head Attention Layer(多头注意力机制子层)和Feedback Forward Layer(基于位置的全连接前馈子层)组成,子层间由归一化层连接,每个归一化的输出为LayerNormalization(x+subLayer(x)),其中x为未处理的输入数据,从而确保位置等关键信息不会丢失。
输入嵌入子层只与第一层编码器层连接,整个编码部分的模型维度是确定的,初始模型指定\(d_{model}=512\)
示例句子:”The black cat sat on the couch and the brown dog slept on the rug.”
- 输入嵌入子层:将输入标记转换为d_model维度(512)维的向量(将每一个单词转换为d维的向量表示(嵌入)),与其他标准转换模型类似,如Word2Vec的skip-gram架构。如对black和brown都将生成一个512维的向量,可以使用余弦相似度来评估这两个嵌入向量的相似度。
- 位置编码:使用正余弦函数进行位置编码,这里奇数位置使用余弦函数进行编码,偶数位置使用正弦函数进行编码,函数定义方式可以有所不同,如前256个使用正弦编码,其中pos为单词在句子中的位置,从1开始,如black的pos=2,而brown的pos=10:
\[PE(pos_{2i})=\sin(\frac{pos}{10000^{\frac{2i}{d_{model}}}})\\
PE(pos_{2i+1})=\cos(\frac{pos}{10000^{\frac{2i}{d_{model}}}})\]
- 将位置编码与词嵌入向量结合:如可以直接相加:$pc(black)=y_1+pe(2)$,可以对$y_1$进行处理保证词向量信息的传递,如:$y_1 = y_1 \sqrt{d_{model}}$
- 多头注意力子层:8个头部+归一化:多头进行注意力的并行运算,如模型维度为512进行8头计算,则每个头部分块进行64维度的运算,注意力被定义为“缩放点积注意力”,各个头部计算完成后进行concat操作,每个头部有$Q,K,V$三个参数矩阵,分别表示查询向量、键向量和值向量:
\[Attention = softmax(\frac{QK^T}{\sqrt{d_k}})V\\
Multihead(output) = Concat(z_i)W_0\]
具体操作:输入$X_{mn}$,$m$是样本数量,$n$是特征维度(词向量维度),初始化参数矩阵,其大小均为$nd$,每个样本的$X$向量与初始化的$Q,K,V$矩阵相乘计算后得到$1d$的矩阵,进行拼接后得到三个$md$的矩阵,计算$\frac{QK^T}{\sqrt{m}}$,得到$mm$的矩阵,对每一行进行$softmax$操作依然得到$mm$大小的矩阵,每一行称为注意力得分(attention score),每行的各个元素与$V$对应的行进行相乘,得到$m$个$1d$向量,对应列位置求和得到1个$1d$向量,此即样本的总注意力值,进而得到所有样本的$m*d$的注意力值矩阵。最后进行各个头部的concat操作。
- 归一化子层:$LayerNorm(x+Sublayer(x))$,$x$为原始数据,$Sublayer(x)$为前置子层处理后的数据,这里进行的是标准差正则化
- 全连接层:$x=Relu(xW_1+b)W_2$
Decoder
子层与encoder一样,不再重复叙述。
本书翻译真的很差。。。。
推荐:https://jalammar.github.io/illustrated-transformer/
https://github.com/hyunwoongko/transformer